汉风雄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卷 生死几丈夫 一百八十一章 科举,三国骁将,汉风雄烈,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三国骁将 !
“就依士元所言,子初(刘巴)之策暂缓。”对刘备来说,数万私兵和十多万百姓的诱惑力,要远比钱财来的更重,“至于孝直……”刘备顿了一顿,脑子里想到了一人,“除去他的蜀郡太守一职,调德昂(李恢)接任。”
“李恢?”刘宪眉头禁不住向上一扬,跳的这么快,可真让他有些想不到。话说回来,李恢还是自己引荐给的刘备,这才三四个月就在刘备心中有了如此重的份量,真是不简单啊!。
李恢,本为犍为郡督邮,其姑夫爨习是建伶县令,因为乱法度被贬,李恢连坐免官。但由于爨家是犍为郡中有数的豪族望族,太守董和就把事情压了下来,没有免李恢的官。
后董和见他谋识不凡,便在年初推荐李恢到了益州就职,可半道之上李恢听说二刘开战,心中认定刘璋不成,而刘备则能成功,于是便假称自己是犍为郡里派来拜见刘备的使者,于绵竹未见刘备先见了刘宪。对于李恢这个名字,刘宪还是有几分印象的,当即举荐到了刘备帐下。后来忙于军务,直到道受伤都没再和李恢有所接触,但听说他很受刘备的赏识。
现在看来,这传言倒也无半点虚假,毕竟李恢才年不过三旬,就被放在蜀郡太守这个重要位置上,他本人自然是极受刘备欣赏的。
“主公英明。”诸葛亮、庞统想得却比刘宪更远,他俩的脑子里可一直都存在着“派系”二字的。
李恢出身益州,虽然之前因官职卑微与张松、黄权等几个大佬交往无几,但毕竟是本土派之人。
刘备拿下法正的蜀郡太守,那虽可以说是惩罚,但毕竟是法正犯过在先,只能说得上“应该”,相比较本土派被剪除私兵之责,东州派的惩罚就太过轻松了些。如此之下,令李恢担任蜀郡太守,就算得上是对本土派做出的弥补。
“英明?”刘备感叹一声,脸上带的笑容也挂上了几分苦色,“德昂才学不俗,可到底年轻了些,若不是实在没人,我怎会这么早就推他上位。”摇了摇头,他继续说道:“益州初定,所需之事繁杂多乱,万絮千头皆用得着人。可偏偏蜀中人氏又感于旧怨,弃政事而不顾,吵闹个不休,实是让人厌烦。若非用之才不足,我岂能容他们如此放肆。”
“曹操昔日下‘征贤令’召集天下有才之士,所获之中虽有无德之徒,然有才不凡之辈着实不少。其能有今日之盛,征贤令功不可没。”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汉末三国最重要的同样是人才。
虽然是己军的最大敌人,可曹操之雄才大略当是令人倾服。诸葛亮顿了一顿,继续开口说道,目标却指向了刘宪,“亮曾听主公谈起科举二字,知道乃是出自上将军之口,不知可否解释一二?”
科举,说到这个话题,那还是在建安十年。
那个时候刘备客居新野,刘宪所在淮南则是“归附”了刘表,二人唯一能见面的机会就是在刘表诞辰和大年新春之际。
刘备那个时候正在感慨自己“髀肉复生”,一次醉酒之后对着刘宪大发感慨,言语中对自己青年时期因家境贫寒,无有余资而不能得郡县举荐,大喷口水。
刘宪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汉代选官有察举、征召、辟除、任子等法,但到了东汉中期以后却多重士人名声,少察其实际才干。大家豪门子弟求名岂不是轻而易举,加上那个家族势力,这举孝廉、茂才等等几乎都落在了豪门子弟身上,使得累世公卿之家层出不穷的同时,朝廷之中无能者也越来越多,更使得众多真正大才之人被埋没难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