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章 派出使团如何?,明末行,千斤顶,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明末行 !
明朝是如此的缺银子,很自然的严重影响了商业的发展,以至于朝廷也是越来越穷,到了崇祯十年,财政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或许有人要说,这个时期全世界有很多白银流向了华夏,这话确实不假。西方学者吉斯在《明代的北京》一文中肯定地说:“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西班牙大帆船将34.5万公斤白银,从阿卡普尔科运到中国,这一数字比明朝半个世纪的产量还多(明朝官府银矿产量约为60OO公斤)华夏怎么可能缺银子呢?
是的,当时确实是有大量白银流入华夏,但这些银子对于明朝正在急剧膨胀的经济来说依然是不够的,最要命的是这些银子还没有流到明朝朝廷的手里。
而且西方对于华夏巨大的白银供应链条也有中断的时候,隆庆年间(1568~1572)就曾出现过一次严重的匮乏。《明史?靳学颜传》里就用一种慨叹式的表述记载了这一件事:“天下之民,皇皇以匮乏为虑者,非五谷布帛不足也,实乃银不足耳。
对于银子不足这个缺点,明朝的统治者也早有体会。早就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由于当时缺银铜等贵重金属,于是那位放牛娃出身的洪武皇帝就颁布一部叫做“钞法”的东西,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并且禁止民间用黄金、白银买卖交易,也就是说朝廷开始用纸币代替贵重金属了。
宝钞的面额分别为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六种。
按理说用纸币应该是一种文明的象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大明的事情怪就怪在这里,大明发行纸币向来是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且无近现代的准备金意识,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开始通货膨胀。
有个例子足以证明我们的那位洪武皇帝对于发行纸币这种事是多么的无知,有一次,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打了一个胜仗后班师回朝。朱元璋高兴之下就赏赐给了朱棣一张“支票”——面额一百万两的宝钞。
这也是大明面额最大的一张宝钞,估计这也是朱元璋心血来潮之下提前让人给印上的一百万的数字,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大数字都行,由此可以得知,明代的统治者对于金融方面是多么的无知,民间也将皇帝用的厕纸讥讽的称之为“宝钞”,其背后的深意不问可知。
有鉴于此,到了正德年间,宝钞实际上已经废止。此后,明朝不再发行纸币,市面上只剩下之前发行的宝钞还在勉强流通。
宝钞的信誉虽然破了产,可买卖总得做下去吧?民间又开始流通起金银铜等金属货币,但是由于贵重金属的缺乏,明朝的经济已经变得有些畸形起来。
对于这点生意越做越大的庞刚已经很清晰的感受到了,白银的匮乏对青州的经济影响已经渐渐显现出来,自从庞刚开始执掌青州以来,靠着精盐、水泥等物品作为支撑,庞刚也确实赚了不少钱财。但由于白银的匮乏,也导致有些涉及到大宗白银的交易很难进行下去,还是那个原因,缺银子。
作为山东的实际统治者,庞刚不得不为将来早作打算。也因为如此。他才将目光投放到了欧巴罗,放到了西方。只有让自己的商人去赚欧巴罗大陆的钱财,才是缓解己方白银匮乏的最好好方法,为此他才强行忍住了不立即派兵收复台湾的冲动。
看着庞刚沉思的面容,华严等人都不敢打搅大人的思绪,静静的等待着结果。
良久,庞刚缓缓抬起了头,对林峰笑道:“林知事,若是本官派伱往那荷兰一行,伱意下如何?”
“什么?大人要派卑职前往荷兰?”林峰一下子愣住了,肥胖的脸庞有些僵硬起来。
庞刚笑着打趣道:“怎么,让伱去荷兰还不好吗?本官听说伱尚未成亲,而夷人女子可都是丰乳肥臀的,伱此次出使荷兰说不定还能弄几个洋婆子回来哟!”
林峰的脸一下子就苦了起来:“大人,您好事饶了卑职吧,那些红毛鬼子一个个红头发绿眼睛的,您要卑职娶那些番婆子还不如杀了卑职呢!”
“哈哈哈.....”看到林峰苦着的脸,众人都笑了起来,华严更是用胳膊肘碰了碰林峰笑道:“林兄,记得回来的时候可要给兄弟们带几个洋婆子回来啊。”
“华兄,连伱也在笑我。”林峰圆圆的脸庞更是皱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