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月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四章【一代女皇】,唐朝那些事儿,朝月清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大意是说:我心绪纷乱。精神恍惚,把红的都看成绿的了。我因为整天想着你。才如此憔悴。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你如果不相信。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那上面的斑驳泪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首诗是几乎绝望的武则天的真情流露,写得情真意切,读来内心有种酸酸的感觉。据说后来的大诗人李白看到这首诗后,竟然觉得自己不如武则天。

出家不能强求,如果尘缘未了,即使剃了秃子,也只能徒有其表,没有出家人的里。武则天就是如此,虽然她幼年受到佛教的影响,但当尼姑是被强迫的,不是出自本愿,所以,佛教的清规禁锢不住她对李治的思念,只是不知道今生能否再次和这个男人相见。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话: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即使你的内心有再多的不平,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过。既然有些事情我们无从把握,未知的将来又让我们有些迷茫,那么,我们为何不从做好眼前的事情入手,过好每一天呢?

天资聪慧的武则天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她急切盼望李治的出现,但也没有荒废在感业寺的每一天。她凭着深厚的佛学功底,在感业寺钻研佛学如鱼得水,融会贯通了佛学经典,为她执政后推行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事。处于低谷时也不放弃理想与追求,这就是武则天在感业寺为我们展现出的人生态度。即使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她的精神和意志也不会被摧垮泪水中的希望

人心都是肉长的,皇帝也是人。难道李治真的忘记了曾经让他魂牵梦绕、难以入眠的武则天了吗?答案是没有。其实,李治一直对武则天念念不忘,但现实不允许他做出和武则天有牵扯的事情来,他也有难言的苦衷。

首先,他刚刚即位,根基不稳。一直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控制,他只有夹着尾巴做皇帝的份儿,虽然也曾想把武则天留下来。但只是想想而已,因为他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其次。他胆小软弱,缺乏父亲的气魄,没有把武则天留下来的勇气。而且父亲把薛婕妤留下来是为了工作,他把武则天留下来却是为了见不得光的私情。名不正言不顺,他不敢这样做。

但把心爱的女人放在感业寺为尼,这是李治的一块心病,他一直寻找机会要把武则天接回宫中。所以,李治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只是因为有了皇上这个身份,做起事儿来就要受到一些掣肘。

当李治看到《如意娘》这首情诗后,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了,想马上到感业寺与武则天相会。但冲动是魔鬼,不能就这么贸然前去感业寺,他需要一个理由,需要等待时机。

忌日行香是唐朝社会的风俗,所以,继嗣的皇帝在先帝死后的周年要到寺院上香祈福,同时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唐太宗也快死一周年了。这是个机会,李治自然会抓住不放。再怎么说,他也是皇帝。还是有权力选择到哪个寺庙上香的,他最终拍板决定去感业寺。

其实,长安城里有很多名寺,感业寺并非是李世民的陵墓和宗庙,李治为何偏偏选择名不见经传的感业寺呢?大臣们一头雾水,李治却很兴奋,因为终于可以见到让他牵肠挂肚的武则天了。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周年忌这天,李治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并到感业寺行香。

李治的到来,让武则天觉得这个男人还没有忘记她。那点点柔情、句句承诺又让她仿佛回到了过去。这根救命稻草。她要死死抓住不放。

在感业寺,这两人能干些什么事呢?《唐会要》这样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相见,流泪,没有过多的言语。

对于武则天来说,度日如年,满肚子的委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用泪水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对于李治来说,何尝不是如此,看到心爱的人这般摸样,再想想贞观末年的往事,也不禁潸然泪下。

李治这次给他父亲进香是组团来的,不能有过大的动作。武则天毕竟已经成为了尼姑,他还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将她接回宫,所以,武则天只好继续呆在感业寺。

这见一面真不容易,下次相逢,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不过,通过这件事,武则天明白了李治心中还是有她这个人的,所以,她更加坚信自己不久便会结束这种黑暗的日子,重回宫中。她依稀感到,身后那座熟悉的城市已经在向她频频招手,好日子应该离她不远了。

后宫风云

不懂风情的女人

此时,武则天扮演着李治“情人”的角色,虽然她在宫外,李治在宫内,但二人一直藕断丝连,难道他们要永远这样守望爱情吗?这种两地分居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不急,该来的总会来的。

这不,唐高宗李治的妻妾大闹矛盾,给武则天回宫创造了大好机会。在这里有两个人不得不提,她们分别是王皇后和萧淑妃。

先来看王皇后。

既然能当上皇后,无论是出身,还是相貌,自然都无可挑剔。

王皇后是唐并州祁(今祁县)人,是西魏大将王思政的玄孙女。她的从祖母是李渊的妹妹、李世民的姑姑同安长公主。父亲王仁佑原为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令,后来升为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刺史。母亲柳氏也出自高门,后被封为魏国夫人。舅舅柳奭(shi)官至中书令(正三品)。可见,王皇后的身份很尊贵,有相当硬的后台。

王皇后不仅出身高贵,而且长相俊美,性格和顺,在同安长公主的推荐下,被选为李治的妃子。李世民对知书达理的王皇后非常满意,逢人便说“她是我的好儿媳”。但王皇后却不是李治喜欢的类型,李治登基后,出于对长孙无忌等辅佐大臣的尊重才正氏册封她为皇后的。

一个女人除了贤惠外,还肩负有一个很大的责任,那就是生儿育女。如果不能生育,是女人一辈子的遗憾。

巧的是,这位李世民眼中的好儿媳偏偏就不能生育。如果放在现在,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先进的医学会帮你实现当妈妈的心愿。但在当时,这就是大事了。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一个女人不能生育,将为当时的伦理和舆论所不容。

贵为皇后却不能生育,王皇后即使有再高贵的出身和沉鱼落雁的美貌也无法征服李治的心。

除了不能生育外,王皇后失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她不懂风情。史书记载,王皇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意思是说她不会迎奉讨好别人。贵为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必要讨好别人,但有一个人必须要讨好,他就是皇上。但王皇后美丽的脸上很少有表情,更别说在老公李治面前撒娇了。李治是个重情之人,注重儿女情长,性格的不和让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淡,距离越来越远。

另外,王皇后是关陇大族的后人,还扮演监视高宗的角色。在朝堂上,李治要面对那些老臣无休止的劝谏;回到后宫,面对皇后也不能说几句心里话,还得小心谨慎。这让李治感觉很累,便选择了逃避,经常前往萧淑妃所在的淑妃宫。

就这样,王皇后渐渐失宠了,这让她心中相当不爽。如果她能安分守己,做好分内的事情,会相安无事,终老宫中。但她偏偏咽不下这口气,要在后宫与萧淑妃争宠。

萧淑妃是何许人也?她是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族人,齐梁皇室后裔。高宗李治为太子时,萧氏为良娣。高宗登基之后,进为淑妃。生育一儿两女,分别为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在众多的妃嫔中,风情万种的她是李治比较喜欢的一个。(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逆战之异种病毒

沧海木木

潜龙震天

花间舞

医婚成瘾,高冷老公太深情

苹果葡萄梨

绝世禅修

叫什么好呢都有人起了

韩娱之九少

一曳随风

强宠女友之废女不好惹

紫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