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月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安史之乱20】,唐朝那些事儿,朝月清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将吉温赶出京城犹如刺瞎了安禄山的一只眼睛,所以安禄山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不管,急忙上书李隆基为吉温鸣冤。
“和事佬”李隆基又和起了稀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再追问对与错。
这实际上是李隆基对杨国忠的偏袒和纵容。吉温的厄运其实才刚刚开始,不过此时的吉温并没有认清杨国忠这个狠辣而又残酷的对手的真面目,以至于给对手留下了口实和把柄,当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很快,吉温就因为受贿和抢夺民马继续被贬为端溪县县尉,屡屡遭受政治重创的吉温并没有认真反省,而是被自己的情绪左右着。
吉温与罗希奭是一对臭味相投的酷吏,携手缔造了杨慎矜冤案,因此两人被人称为“罗钳吉网”。不过李林甫去世后,失宠的罗希奭出京任始安郡太守。
一连串的政治打击使得吉温身心俱疲。闹情绪的吉温居然没有立即上任,而是鬼使神差地跑到罗希奭府上过上了舒适惬意的生活,所以吉温的死期到了!
经过杨国忠的一番挑唆,李隆基派出使者将吉温赐死,痛心疾首地说:“朕误用他了!”
此时距离安禄山发动叛乱只有五个月的时间。叛乱爆发后,安禄山瞬间便占领了唐帝国半壁江山,有能力和精力来补偿一下吉温这个死在政治祭台上的盟友。
安禄山派人四处寻找吉温的儿子。经过一番寻找,手下人将一个只有十岁的男孩领到了安禄山的面前。见此情景,心中百感交集的安禄山当即任命这个不懂世事的孩子为河南参军,从而告慰老友的在天之灵。
既然与安禄山的关系降到冰点,杨国忠产生了逼迫安禄山造反的险恶想法。
杨国忠授意京兆尹包围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大肆搜罗安禄山谋反的证据。其实杨国忠也知道狡诈的安禄山绝对不会愚蠢到在长安宅邸内留下叛乱的证据。他这么做只是希望收到敲山震虎的效果。搜查人员最终逮捕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人,送往御史台缢杀。
杨国忠的步步相逼无疑极大地加速了安禄山反叛的进程。这无疑使得在与安禄山对抗中屡屡受挫的杨国忠暂时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而自食恶果。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二月,安禄山派遣副将何千年上奏请以求蕃将三十二人以代替汉将。
李隆基得知此事后竟然派遣宦官袁思艺直接到宰相机构中书门下要求尽快下发任命文件(即告身)。
对此,杨国忠会怎么办呢?
历史上存在两个版本。
版本一
宰相杨国忠与韦见素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说:“外界一直传言安禄山有谋反之心,现在他又请求用蕃将代替汉将。安禄山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鉴于事态严峻,两人请求立即面见李隆基上奏此事,可两人还未开口。李隆基便反问道:“卿等是不是怀疑安禄山造反啊?”
杨国忠与韦见素闻听此言急忙走下台阶,跪倒在地。杨国忠流着泪陈述安禄山反叛的种种迹象,可是李隆基依旧不为所动。
杨国忠只得将安禄山的奏表留下,无奈地走了。
不久,李隆基命袁思艺宣布旨意:“暂且对他姑息。朕会慢慢对付他。”
杨国忠知道这不过是李隆基的托词。尽管如此,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奉旨!
版本二
杨国忠对安禄山以蕃将代替汉将的请求表现得十分漠然。
杨国忠莫名其妙地说:“出自寒微的安禄山如今位居众人之上,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妒忌,所以关于他谋反的传闻才会沸沸扬扬!”
韦见素当即反驳说:“如果您要是这么看,那么江山社稷可就危险了。”
韦见素说服杨国忠一同面见李隆基。两人本来约定韦见素先出言规劝李隆基。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杨国忠再继续规劝。虽然事先杨国忠满口应承,但杨国忠在整个面见天子的过程中始终缄口不言。
韦见素回到中书门下后不禁失声痛哭,因为他觉得帝国的浩劫已经为期不远了。
对于杨国忠反常的表现,史书给出这样的解释:“此非他也,(杨)国忠要禄山先反。以明己之先见耳。”
版本二无非是想揭露杨国忠纵容甚至逼迫安禄山谋反的险恶用心,不过却与杨国忠一贯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杨国忠应该不会放过这个可以揭露安禄山反叛罪行的宝贵机会,因此版本一的可信程度无疑更高一些。
这件事之后,杨国忠又想出了一招。
“臣有一计可以将可能发生的遭难消弭于无形。任命安禄山为宰相,借机将他召入京城,任命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翙为河东节度使。”
李隆基点点头,随即命手下人草拟诏书,可当这份草拟好的诏书递到李隆基手中审阅的时候。犹豫不决的李隆基却久久地凝视着。在事关帝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竟然一时间难下决心。
去年,由于听信杨国忠的话盲目征召安禄山入朝给他带来很大的尴尬,所以李隆基这次显得格外慎重。
和平的日子的过久了自然对潜在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警惕。这封诏书最终并没有发出。但李隆基还是决定侦察一下安禄山的动向。
李隆基派遣心腹太监辅璆琳以赏赐大柑为名前往范阳。安禄山再次施展行贿的本领,辅璆琳竟然为了一己私利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辅璆琳回京后回奏安禄山一切正常。李隆基自然打消了再次征召安禄山的念头。
六月,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与荣义郡主的婚礼即将盛大举行。李隆基特意诏令安禄山来京观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