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5章 一面青楼打工一面苦读诗书,自古红楼出才子,晴了,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路行来,着实让萧兀纳感触良多,相比起明显民生凋零,北部战患不宁的大辽而言,宋国明显要比大辽富庶强盛得太多。
过去,大辽之所以一直能够在军事上占据巨大的优势,究其原由,主要还是在大辽拥有着广博到几乎无边无际的草原,亦拥有着难以计数的良马和骑兵。
而宋国至西夏立国之后,其国几乎再无养马之地,立国之初尚能够有十万骑卒,至得英宗年间,宋国骑兵仅仅剩下了不足两万之数。
之后宋国的神宗皇帝精励图志,锐意变法,使得宋国的骑兵不降反增,达到了三万余。可是神宗过世之后,高滔滔那位老太婆耳朵根子太软,神宗的许多利国利民之政,几乎尽被废除。
而之后,宋国的文臣越发地肆无忌惮,而宋国的武装力量虽然看似极为庞大,则实臃肿无比,又久疏战阵,对于大辽的威胁不足。
身为大辽重臣,却一直对于北宋的政治局势十分关切的萧兀纳那个时候可是与不少忠心于大辽,却又关心天下社稷的大辽臣工们弹冠相庆不已。
并向耶律洪基数次提出南下进攻宋国的建议,可偏偏,所有的建议,都被大辽天子所否决,认为大辽应该与大宋和平相处,不可轻起边衅。
可是把不少的大辽臣子给气歪了鼻子,却也无可奈何。而今,宋国少年天子赵煦临朝亲政。其手腕志向,肖似过去的神宗皇帝。
这让萧兀纳敏锐的查觉到了强烈的危机感,赵煦的锐意进取,如果无有名臣良将相佐也就罢了。
可偏偏,苏东坡这位大名远播海外的名臣尚在,如今更是主政陕西路,还有那种家将、折家将等人材未绝。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着重需要提及的人物,那就是之前在盐州反复的打了许多次交道的王洋王巫山。
王洋王巫山,据称是宋国东京汴梁人士,出身于低贱的青楼馆阁,未发迹前,居然就只是一名青楼老鸨的侄儿,在青楼里边打工,一面苦读诗书(??)
去岁之时,因为怡红楼与其他青楼之间的冲突发生,王洋终于开始崭露头角,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王洋王巫山所窜起的速度,简直快到令人害怕。
“去岁至今,不足一年,便已经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白丁,成为了开国郡公,三州经略安抚使的实权大臣,而且深受大宋天子和太皇太后高滔滔的宠信。”
“在京师之际,据传其改良了宋国铁甲,研制了元祐弩,又发明了那种只需一日,便可以坚硬如磐石的建筑材料,咱们之前抵达了宋都汴梁之后,那条仿佛犹如整块巨石构建而成的街道,正是用了其发明的建筑材料,而后其又改良了宋国的冶铁之法……”
萧兀纳跟前围坐着的那些心腹手下原本因为大辽即将出兵而显得轻松下来的表情渐显凝重起来。
“至其随苏东坡到了陕西路后,连出诡谋,致西夏梁后兵败洪德寨前,数万大军尽成宋国之俘,而后,又夜袭盐州,说降梁乙逋率十万之师归宋,献宥、洪二州之地。”
“这样的人,到底是神是鬼?老夫遍阅史书,也从未听闻过此等惊才惊艳至斯的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