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窝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章 有所感悟,重生宋末之山河动,让你窝心,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听着皇帝与邓光荐间的辩论,陆秀夫心中默念道。
大家好 我们公众 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 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 年末最后一次福利 请大家抓住机会 公众号
这段话出自荀子在《正论》中所言,是其基于春秋时期的形势所做出的论断。陆秀夫也清楚其对于当时秦国局势做出的判断,荀子以为秦国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是“形胜”。而“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但是,若从更高的标准来看,亦及从“王者之功名”的角度,则秦有所欠缺。荀子特别区分了一般性的治国和王天下的差别,也就是若你只是要建一个强大的国家,那么采用霸道等手段也可以,但要平天下,则需要纯粹的先王之道的标准,而想要“一天下”,让天下人归往,则需要“价值的感召力”,这是秦国之所短。
陆秀夫认为荀子的论断也在其后得到了证实。秦国采用耕战的方式扩大领土、组织生产,破除等级制度,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地位,这都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制度创新的优势,但秦国未能处理好‘平天下’,乃至秦二世而亡,这体现了荀子的眼光,也成为汉儒试图以儒为主统合百家而建立德主刑辅的社会秩序的凭证。
荀子被后世儒家诟病的地方,陆秀夫同样清楚除了其主张性恶论之外,就是他教出了两个法家的弟子:李斯和韩非。这两个弟子曾经跟荀子学“帝王术”,在历史巨变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从而衍生出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策。
彼时李斯和韩非都是对“历史时刻”有充分认识的,韩非推进了荀子的历史观,并否定了荀子的“先王之道”,他提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认为先王之道对于上古可能是适用的,但在这个竞争时代,主要靠“力气”。
韩非虽为秦始皇所欣赏,但他并没有获得治国之机会,而李斯抓住了将他的“历史意识”现实化的“时运”。因为李斯觉得楚国难以实现他的理想,而六国则显出了衰败之相,所以他辞别荀子,要去秦国寻找机会。在辞别之时,李斯也体现出他对于“历史时刻”的认识,自己必须要把握住一切机会。
李斯认为在秦国要吞并天下的时候,也是布衣之士发挥其能力并获得成就的好时机。他说,这个社会普遍看不起卑贱之人,鄙视穷苦之士。“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於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由此可见,李斯之游说秦王,一方面是他看到秦国为了其大目标需要吸纳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则是要改变自己的处境。说明其的所为具有严重的功利性,这与儒家的道德标准是相违背的,但也获得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李斯和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更为相信权力(势)和术(御下之术)在统治中的作用,而否定了道德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意义,实践证明了这样的政治秩序的脆弱性,陆秀夫因而也认为某种程度上看,汉儒是对荀子的儒家现实主义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秦以后的列朝,虽然大一统的秩序得以建立,但其核心的理念则是“国”为其根本追求,而“平天下”只是一种虚设论点而已,或者只是为家天下制作的遮羞布。
“唉……”看看陛下与邓光荐还在争论,陆秀夫在心里叹了口气。他明白作为传经之儒,荀子当然了解先王之道的核心价值,但身处齐、楚这样的争霸之国中,尤其是主持稷下学宫这样的辩论中心,荀子具有比孟子更为接地气的现实关怀,他不再否定诸侯们保卫自己领地的努力,他也不再拒绝承认功利目标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在春秋那个时代氛围中不能带来现实福利的儒家理想必然会被百家争鸣的时代所抛弃。如果说一切各种学说都是出于自己的政治立场,那么人性之善恶就是一个虚幻的“设准”。如此一来,善和恶都不再是一种实际的存在,那么也就不能有所谓良知的呈现,道德的实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