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6章 香江,飞越三十年,大茶碗,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不容易缩进到那个大棚子里头,四列队伍行进很慢。
往来的人带的东西太多了,能像考察团这样每个人只提一个包的......没有!
大多数人都是拿着四五个袋子,甚至还是用扁担挑着东西,那包袋里头沉甸甸的也不知道装的是什么。
也许是吃的,也许是用的,日常用品。
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面对这么多过关的人,心情可想而知,个个脸似汗青地查检视过关证件,查看行李,看看有没有违禁物品,边上持着枪的士兵也是目光炯炯地打量着每一个人。
每个人都是焦躁不安地四处看,看着前面的人几乎不向前走,后面的人就开始发出心烦意乱的声响。
然而这声响对于加快通关的速度毫无帮助。
考察团人手一瓶盐汽水,这是陈查理的建议,现在看来非常实用,没这水可能会有人直接中暑,这大棚里头太热了。
郑文杰抬手看看表:“啊呀这等到什么时候就没个专门的通道让我们没啥东西的先过吗?”
他的话一说,旁边两个队伍就有人投过来鄙视的目光。
蓝晓龙站在队伍前面看了看,扭过头对大伙说:“这还算好了,我听说过年的时候排队是要排半天才能过去。”
郑文杰就在他后面,很奇妙的排队顺序,按着名单来的。
听到团长这么说,他也点点头:“正常是应该是过来的人带东西多吧?我是听说什么都带,早几年还有带大米和肉的过来接济家里人的。”
“正常是的......”后面陈长青笑了笑,“不过现在也有往那边带东西的,香江的吃的东西很贵,同样米面好几倍价格你想人家过去怎么舍得不带,就是有限制。”
蓝晓龙点点头:“工资多是多,但开销听说也很大。”
“应该是专门给原来过去的亲友带的,刚过去听说过得也很苦。”陈长青轻声说道。
前前后后这些处长们打量着边上这些人,同时点头表示理解。
“唉,穿什么长裤,应该穿短裤的!”已经有人开始抱怨了。
蓝晓龙脸色有点不好看,但他自己也热得快死,尤其是看边上那么多人都是短裤汗衫,自己这儿全都长裤,是太热了。
大家的包里都带着西装短裤,但这么多人又没法换,而且出发前说过了,过境时要注重衣着和精神风貌,这还是自己说的,现在看来,真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蓝晓龙给自己又灌了口盐汽水:“大家忍一下,应该快了!”
半小时后,考察团排到了入检口,同时有四个人在检查。
行李少,证件齐备,一个个过得很快,
陈查理一脸淡定地拿着证件出来,随手把箱子放在桌上。
检查员只是开箱看了一下,就盖上了,陈查理提着箱子淡定走过。
李一鸣目光微微一敛,仿佛听到自己绷紧的肌肉瞬间松弛了下来的,他还是有点紧张的。
李建国上前一步,李一鸣排在他的身后。
按着顺序,老实沉默地把证件拿在手上,把行李放在桌上开包检查。
李一鸣视线越过正在翻看他的包的人,平静地打量着周围的人,一个个看过去。
“一鸣快点,后面人还多呢!”李建国拉着他向前走。
走过这口子后大家的速度就快起来了,不过这时的人群也乱,因为还有一百多米才到那罗湖桥。
蓝晓龙着急地挥着手让大家靠边走,中间那些挑担子提大包背麻袋的人不少。
…...
罗湖桥分成上下双层,上层是过去的,下层是过来的,都是单行道。
匆匆忙忙的行人们排着队,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着的,带着忧伤紧张兴奋恐惧的表情,等着走过那个狭长的通道。
考察团虽然带的东西少,走得更慢,上桥后更是看起来没完。
站在桥边可以往外看到河岸两边,还有下方的河水,一点都不像是河,像小沟,十多米宽,两边砌着石坡,岸上有铁丝网的防护墙,罗湖桥两边都是建筑,这边是还没有完全修好的新联检大楼,那边是一楼白色小楼。
更远处,是老罗湖桥,那是一个拱顶包着的铁路桥边上带着一个行人桥,现在已经被封闭了。
李一鸣站在桥上转头看去。
南国的骄阳夹在海风中照在四处,风在树梢和楼宇间飘过,落叶被带着抛起翻滚,起起伏伏,似左却右地让人心思烦乱。
郑文杰从拎袋里摸出个相机要拍照。
“快点!”站在桥边的士兵挥着手让人加快速度。
“行了,回来再拍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