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谁是状元
浔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4、谁是状元,穿成科举文男主的死对头,浔北,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傅大人,这是初定的名单,请过目。”
裴瑫一到,副考官便递上一本拟好的名册。
裴瑫随手翻开,只见一甲三名的位置正写?着三个极为熟悉的名字——裴云潇、赵希哲、唐桁。
“这三人的考卷,拿来我看看。”裴瑫只看了一眼就合上了册子,朝副考官道。
大历科考殿试的阅卷一向设三到四名阅卷官,第一次评卷乃阅卷官随机平分考生?考卷,做出初评。通过初评的考卷写“荐”字,进入第二次评价,未通过的则直接算作落榜。以此类推,最终拟定一批名单交由主考官过目。
主考官若同意阅卷官的意见,便在试卷上书写“取”字,上呈皇帝。皇帝允准后,写?“中”字下发,最终由礼部开榜张贴。
因此裴瑫一开口,副考官便将早就准备好的考卷呈了上来。
裴瑫第一个就选了裴云潇的考卷,一打开,便见试卷之上清一色写着三四个“荐”字,可见是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陛下问政,此卷论及民?生?农事?,禁兼并,兴水利,使耕者有其田;又以商鞅徙木言律法立信,后又提及广开民?智,确是不俗。”裴瑫沉吟道。
“是,从文章、笔法、辞藻,便能看出此生?观点独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副考官不着痕迹地奉承。
“可惜……”裴瑫却又开口:“立论略显虚空,流于表面。言之无物,多为老生?常谈,失于俗套了。”
“啊?”副考官一愣,险些没反应过来:“太傅大人的意思是?”
“先放着。”裴瑫没有回答,反手拿起了唐桁的试卷。
只见试卷上交错穿插写着“荐”、“落”、“抬”的字样,竟答十数次之多!
副考官见?状连忙解释:“初评此卷的是翰林院的陈学士,他似乎对此卷极为欣赏,此卷在二评时落选,是陈学士执意将它重新举荐,几次之后,依诸位同僚共同商定,拟定了第三名。”
裴瑫的视线垂落在唐桁的考卷之上。
笔力遒劲,工整之中带着些桀骜不驯,观点犀利,虽与裴云潇的观点较为相似,却比她更为深入,言辞更是切中要害。
更特殊的是,他提到了兵事!
裴瑫做主考官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在科举殿试的考卷上,看到有考生?如此直言不讳的谈及朝廷的兵事之弊。
此子,确实有两把刷子。可惜,锋芒太露了。
为何历年科举都无人敢言军政?不正是因为纵观大历朝堂上下,便是连皇帝都不怎么看重边境军事?。
自大历在北境大败给羯颉,几代皇帝无力收复失地,便只能对此事缄口不言。
唐桁,怎么敢写这个?
“陈学士……”裴瑫念叨一句:“老夫记得?,陈大人最不喜这般文风,怎么会?”
副考官也觉得?困惑。
翰林院陈学士是典型的儒生?,就喜欢娓娓道来,文辞柔和,观点中庸的文章,因此这回几次三番的抬举唐桁的文章,大家也都觉得?奇怪。
“啊!”裴瑫突然做出恍然一大悟的样子:“陈大人是江东吴州人氏吧?”
副考官想了想,点头道:“还真是。下官记得陈大人未入仕前?还在颍川曾有几年求学之年。太傅大人何以提起这个?”
裴瑫心下了然一笑。
小七啊,小七,可真是机关算尽,连他这个祖父都险些被糊弄过去!
举荐唐桁参加解试的知府刘膺乃颍川刘氏之人,虽家道没落,可人脉关系尚在。吴州更有郑伯焉和宋珏……
大历的大世族不过那么几家,因此在朝臣之中,小世家的朝臣虽不至于官居高位,可在人数上是远远多于大世族的官员的。而?此次科举考官、阅卷官之中,占比最大的也正是这些小世族出身的官员。
就为了结义之情?小七能为唐桁筹谋至此?裴瑫不信,却又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解释。
可目前来看,小七的这些做法,与他的想法并未冲突,既然如此,裴瑫愿意成全裴云潇,毕竟,他对这个最小的孙子,是寄予厚望的。
“老夫以为,陈大人才是独具慧眼之人呐。”裴瑫掂了掂唐桁的考卷,看向副考官。
“啊?”副考官这回是真的惊呆了,好半天都没能说出话来。
“老夫看,如此的锦绣文章,自是状元莫属。”裴瑫道。
这个结果递上去,陛下……也会满意的吧……
“……是。”副考官抹了一把汗,觉得?自己还是多做事?,少说话的好。
裴瑫达到了目的,站起身就要走。
副考官看着另一份自始至终没有被翻动过的试卷,终是不死心地问了一句:“太傅大人,这个……”
裴瑫余光扫过去,眼中及不可察地划过些什么。
赵家的嫡子,太后的偏爱,还需要他说什么吗?
“不是已经决定了吗?老夫自然尊重诸位的看法。”裴瑫说完,转身离去。
副考官愣了半晌,才倏地回过神——
这样一来,裴家不就成了第三了?这算怎么回事?啊?
三日后,风和日丽,贡院之前?再次聚集了众多的学子。
一张又一张榜单,从后至前的贴出,榜单上的名字在日光下泛着金光,异常的瞩目。今朝金榜题名,便是天子门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