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若尘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 道心惟微,再次入梦(4k),诸天:开局越女阿青,观星若尘梦,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时之间,阁楼周围数里之地,园林中每一点微小的生命,都和自己产生了感应,物我两忘。
就连楼上鲜鱼生命的逐渐消散之感,也被清晰地映在了她的心灵深处。
天应人、人应天,天人交感。
恍惚之间,赵青生出了一种心灵的沉浸感,觉得自己仿佛成了宇宙的中心。
漫天精气贯顶而下,大地精气,由任、督脉直上,交会于任、督两脉的周天运行里。
玄关一窍倏然打开,隐约间有无数光点在赵青的身体中显现,每一粒光点都仿佛一颗星辰,闪烁不定,似乎在蕴育着磅礴的力量。
她的身体力量愈发的强大,血气也更为纯净,她体内的骨骼与骨髓闪动着晶莹的光泽,在逐步纯化升华;隐隐之间,有闷雷轰鸣之声,是她的肺腑活动发出的声音。
也许过了几十息的工夫,也许经历了小半个时辰,等到赵青听到芮溪轻声提醒她去吃饭的时候,她已经完成了天人交感的突破过程。
随意试了试引动天地之力的感受,赵青稍微有些失望,由于只是刚正式进入天人交感的层次,以及本身积累颇为扎实的缘故,实际上的力量提升,大概也就三四成的水平。
不过,连续引动天地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或许还可以再提升两成的力量。
另外,在打斗的时候,还可以借用到周围天地之力的属性,比如雷雨天的时候,可以通过气机的牵引,试着让天上的雷霆落到指定的方位,以作为自己的助力。
与此同时,在全身灵窍皆开之后,赵青忽然间发觉,第七识的深处,正在不断吸引着游离的精神,汇聚凝练,缓缓蕴育着一道特殊的高级意念。
心中思索了一番,再加上冥冥中的感应,她明白这并非是第八识的雏形,而是将在不久之后成形的阴神。
在天人交感的作用下,以赵青纯阴的明玉真气,突破之后,自然而然生出了阴神。不过,与阳神不同,阴神的成形速度较慢,而非是一次性成形凝练。
以这种方式生出来的阴神,在威力上确实略低于阳神,但更多的只是偏向的不同,并非有高低之分。
根据赵青的推断,只要她将明玉功内藏着的阳属性完全“点燃”,实现升华之后,阳神亦能迅速成就。
地火明夷,最后一线夕阳余晖消失在地平下,一轮明月逐渐升起。
在用过了晚饭之后,赵青静坐下来,决定进行下一次的入梦。
这段时间以来,通过《天兵炼形引气法》炼化的金行之气,足有二十五缕。不过,都被用在了剑气淬脉之上,无法使用。
缓缓闭上双眼,赵青消耗了上个世界攒下的十八缕金行之气,投入到了入梦引证之内。
古朴的印记一阵发亮,她感到自己的意识被一道白光带着穿梭而出,来到了一个无比遥远的地方。
……
北宋元祐七年,三月初。
赵青望了望远处雄峙嵯峨的群峰,注意到其中有一座山峰的北部,建了一座规模颇大、有着几分华贵气象的寺庙。
峰蛮岩岫,索云载雪;佳本奇卉,垂光倒景;悬流飞瀑,泻于群峰之间。
走在山间的道路上,赵青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静静地感应着周围的天地灵气,这是她在达到天人交感之后,就拥有了的能力。
在赵青看来,主世界的天地灵气,极其浑厚,却并不活跃,仿佛受到了什么压制似的;而此方世界的天地灵气,自然比主世界要稀薄许多,但活跃度却要高出不少。
一来一去,天人交感的加成效果,大致上基本相当。
略微适应了一番,她想了一想,决定先向山上那座寺庙行去,以打听关于这方世界的消息。
赵青将轻功施展开来,轻飘飘地掠出了两三里地,忽然之间,听到远处传来了十匹马行走的蹄声,与人说话的声音。
不过,却是“叽哩咕噜”的番话,十句话中,也只是明白一两个词语的那种,也不知都在讲些什么。
当然,以赵青的耳力,可以轻易地分辨出来,出声的番人一共有九个。
又听了一会,声音忽然间一变,有一个中年人轻轻念了一句佛号,将番话尽数压过,随后开口道:“天龙寺就要到了,你们几人严肃一些,改说汉话,不可失了礼数。”
“之前定下的几个计划,你们再回想几遍,不要忘了。”
“谨遵明王法旨!”另外九人齐声回道,语气中满是敬畏之意。
天龙寺?明王法旨?这是鸠摩智上天龙寺,以火焰刀斗六脉神剑剑阵的剧情吧。
赵青心中暗暗思索,明白这个世界,应该是天龙八部。
虽然略有一些失望,觉得这里武力不怎么高,不过,对于金行之气的消耗,也因此少上了一些,意味着停留的时间较长,可以想办法提升精神的层次,为以后的入梦高级的世界作准备。
另外,有着充足的时间,正好用来修练那几门新学得的劲法,令其与炼气之道齐头并进。
话说回来,天龙八部之中,明确提到了释迦牟尼成佛的事迹,并以“当年”来描述,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易筋经、神足经、斗转星移等等,也都是上乘的武功,应该可以给自己带来不少启发。
除此之外,逍遥派的那几门武功,似乎也比较神奇。尤其是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的“返老还童”,已超出了自己理解掌握的武学内容。
赵青心中思考着这些内容,身形闪动间,已然追上了那十匹骏马,遥遥望见了这一群人的具体情况。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黄色僧袍的中年和尚,四十多岁的年纪,布衣芒鞋,自然便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了。
他的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令人自然而然地心生钦仰亲近之意。
另外九个汉子,面貌大都狰狞可畏,不似中土人士,则是大轮明王从吐蕃国带来的随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