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三节 出钱出力,临高启明,吹牛者,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平码行是在上下游的贸易中逐渐自发产生的并无户部官牙贴所以不具有垄断性特权。各家之家的竞争很激烈因而需要争取行商“水客”的支持所以在代客户购销过程中时常需要预垫货款是需要相当本钱的生意。
本地的米谷商会的商人究其源头大多也是从平码行转业过来的。他们多年来居中交易上下游客户非常熟悉积累了较多的资金之后便专营一行。不过这些米谷商人的交易大多还是维持着过去的老习惯等着广西方面的粮食“水客”上门囤入之后又等着广东那面的“水客”来购入只不过他们赚取的是差价而不是佣金了。
解迩仁在进城前已经大致读过对外情报局编纂的《梧州概况》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对梧州的地理、人文、商业、风俗、民生、社会和“重点人物”都有详细的介绍让接收城市的干部们对接受对象有些大致的了解。
受惠于这本小册子他对与会的“乡贤”的底细很是清楚包括家庭成员口碑好坏大致经济状况等等。总得来说梧州的“乡贤”们和其他地方的并无多少不同除了少数口碑极好的和极坏的之外多数人大致属于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就能为善的水平:遇到天灾的时候他们会捐助钱米施粥度荒也不妨碍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兼并土地收买奴仆;即给路倒尸施舍棺木也为了逼租把佃户抓到衙门里去毒打追比。
这些局董其实还算不上真正的“乡贤”――本地的缙绅人家一户也没来。如此矜持倒也算情有可原不过来的这些商人们中间颇有些梧州缙绅的“关系户”、“白手套”。比如和元老院颇有渊源的吴芝香家虽然没有人就任局董但是局董笪辛轩却是出自他家的门下。实际就是代理人。
“首鼠两端!”解迩仁心里暗暗鄙夷不过眼下自己势单力薄缺粮食少钱还得利用一下。所以少不得和他们应酬客套很夸奖了一番诸位局董“急公好义”设立粥棚收殓尸体之类的“善举”。接着他便话锋一转说道:
“如今梧州逢此大劫城里城外满目疮痍。百姓更是饥寒交迫――这些都要仰赖诸公出力。”
众人不安的互相看了看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但是解主任即有枪杆子又有大帽子不能不顺着他的话当下应道:“这等都是我辈应有之意。”
“熊文灿这个老家伙逃跑的时候还放了一把火搞得现在城里残破不堪民不聊生……”解迩仁先把责任问题说清楚:闹成这样要你们出钱可不是我是熊文灿的锅“我想了想眼下就有好几件要紧的事情做。”
正说着话忽然勤务兵来报:梧州城内十二社城外十一坊的牌甲们都到了正在外面候命。
“请他们也进来一起议事。”
他一声令下牌甲们都进来了。牌甲们多是带有些江湖气的小买卖人地面上人头熟悉衙门里能应付是地地道道的“土地爷”。
“土地爷”们知道不管哪朝哪代当皇帝都少不了他们办差要说钱财呢他们又算不上大户因而没有局董那种惴惴不安的神情进来了便乱哄哄的跪下磕头。
“都起来吧我元老院不兴这套。”解迩仁虽然这么说心里还是挺享受的。
“……眼下要做的事一是治安二是城防三是救济。这三样做到了下面的事就容易了。”
这三样没什么稀罕的善后局昨天私下里已经会议过拿出了一个十一条的善后方案。这三条都在其中只不过澳洲知府老爷这么说大家便一起随声附和:“老爷说的是!”
“现在城中难民有多少人?”
善后局的局董乔老爷赶紧从袖子里摸出这个折子来――善后局在街上施粥每日派竹筹按照这个数字可以大概统计出难民的人口。
“各处粥棚发出去的竹筹大约有四千多口。”
“少了很多了么。”解迩仁一听只有四千多人不禁松了口气因为进城前他听朱鸣夏说晚上兜捕出城难民就有一万多人。
“老爷这就不少了。”乔老爷愁眉苦脸:天启-崇祯年间整个苍梧县的户口不过6698户27424人――这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人口。
虽说黄册数字并不准确而且梧州因为是地区商业中心的关系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口但是城区加上近郊的人口也不过三四万多人。四千多难民的比例已经非常高了
梧州光复之后出城的难民凡是有家可回的有亲朋故旧可以投靠的都已经陆续散去。留下的全是无家可归的两手空空的难民。仅仅要满足这些人的吃住就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他看了一眼随同一起接收梧州的归化民副主任问道:
“确切人数在统计吗?”
“正在统计但是难民分的很散需要几天时间。”归化民副主任说道“但是乔老爷说的人数差不太多……”“现在难民都居住在何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