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卷新时代 第249章 完美世界 (求月,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的命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小市民的奋斗最新章节!
10月31日,凌晨时分菲菲秋雨的停了下来,躲在雨伞下的早起的人们收起手中的雨伞,僻里啪啪地走过街边水洼,此时天色微明,华盛顿不过刚刚从黑暗中醒来,这座城市在过去的几年中,除去圣诞节前后,幕色降下就会陷入黑暗,对于这里的人们和美国大地上的所有人一样,都早已经习惯了。
稀落的乌云边还挂着新月时分,骑着自行车的少年就从报社驰速驶出,和过去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报纸送到千家万户,而报社内的送报车则满载着报纸把报纸送往报亭。
“哒!”
一厚叠报纸扔到刚开门的报亭前,老黑人看着比平时多出数倍的报纸。
“老杰米,今天的报纸似乎比印的多了一些!”
“老鲍夫,今天有大新闻,一定比平时卖的更多!”
开着车的老人笑呵呵的说道,话音一落就开着车朝另一个售报点驶去,战争影响着美国的方方面面,超过两千万美国青年在爱国主义的召唤下加入军队,大量的家庭妇女进入工厂务工,生产飞机、坦克和其它的军需物资,即便是老人也加入了工作的行列,填补国内空置下的工作岗位。
低头一看报纸上的头版,老鲍夫惊讶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背叛:苏联单方面与德国媾和!”
这天夜里,35家分布在美国东中西部的报社比往日加印了3000万份报纸,报纸在夜间即通过卡车、火车运往美国的各座城市,5000万份报纸头版的标题或许有所差距,但内容却并不太大的差别。
“……无一例外的,这35家报社都刊载了德苏明斯克条约的副本照片文件,同时还转载了最近几天,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报纸关于苏德媾和的消息,我们已经无力阻止这一切!”
向局长汇报时,西瑞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局长的愤怒。就在三天前,自己还曾对局长说过,调查局对美国舆论的掌握从未像现在这般坚实,而现在那十五家报纸却狠狠的甩了调查局一个耳光。
“为什么会这样!”
望着面前的西瑞特别探员,胡佛的面部肌肉轻颤着,眼前的这些报纸每一份都是如此的刺目。
“我们已经派出了探员负责调查此事,我相信这些报社于印刷厂临时更改了头版内容……”
尽管屋内并不热,但西瑞仍能清楚的感觉到汗水从自己的身上流了出来,那些报纸把自己和调查局戏弄了,昨天他们的内容并不是今天的内容,显然他们从一开始就决定这么做,过去几年全国几乎所有报社和调查局的配合令自己放松了警惕,结果现在在最不能出事的时候,出了大事。
“杰瑞,三年来,那些报社早就厌倦了我们控制舆论的举动,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掌握着他们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许大报社早就像那些三流小报一样,在报纸上指责调查局是美国的盖世太保。”
从最初的震惊与愤怒中回过神的胡佛,很快收起了心间的怒火,冷静的分析起了原因。
“但对于习惯了自由的美国舆论界而言,我们的这种操控让他们感觉到厌恶与敌视,他们一直在等待着反击的机会,而现在这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的文件,让他们看到了反击并摆脱我们的希望。”
胡佛的脸上露出讽笑,那些报社主编和记者们把一切看的太过于简单,他们认为调查局的权力是在罗斯福的许可下不断的扩大,似乎只要扳倒了罗斯福就可以扳倒自己、扳倒联邦调查局,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便是罗斯福下台,自己也不可能下台。
“局长,他们成功了,我们没有办法收回报纸,我们相信现在至少1500万份报纸已经被送到了数百万个家庭,即便是我们不计代价的收回街上的报纸,也无法从这么多家庭收回这些报纸……”
“收回?西瑞,正如你说的,我们已经不可能挽回这一切,如果我们再那么做的话,恐怕那些记者们真的就获得了成功,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
胡佛从书桌后站起身来,在这个时候自己应该做什么?在轮船将倾的时候,第一个跳下船的反而有机会获得生的机会,而现在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在轮船未沉时,离开这艘轮船,在跳上另一艘轮船时,帮助那艘轮船炸沉这艘轮船。
“局长,那我们现在需要怎么做?”
“我们去纽约!”
“惊讶!除去惊讶之外,或许只有愤怒才可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罗斯福先生为了赢得他的选举,竟然隐瞒他的盟友的背叛,为了赢得选举不惜提前发动一场战役,四年前,我们看到美国的第一个独裁者成功的在人民的选择下成为了总统,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人民的选择,但我需要提醒的是希特勒同样是德国人民选举的首相,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独裁者,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让我们看到这位独裁者面目后的真相,外表是圣人,内心是魔鬼。……在历史上美国从未像现在这样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危机,每一位爱国者此时都必须要站起身来,维护美国的自由。……尽管沉默代替了谈话,言语却总是保持着他的力量,言语提供了表达见解的方式,而且他可以告诉那些愿意倾听人们真相。而真相是这个国家的现在已经变得不正常,甚至可怕!在这快曾经自由的土地上,人民曾经拥有过反对的自由,有过思考和言论的自由,而现在却在逐步的失去,这是怎么发生的?这要怪谁?当然有些人要背负比其他人更大的责任,他们会为此付出代价的,不过话说回来,你们如果要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行了……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我知道你害怕,谁不会呢?大萧条、战争、入侵威胁……曾经有无数的问题企图要摧毁你的理性,剥夺你的常识,恐惧控制了你,你在慌乱中把票投给了罗斯福先生,他诺给你们繁荣、他许诺给你们秩序、他许诺给你们和平,所要的回报仅仅是你们的服从和沉默,现在是时候结束这种沉默了……”
……
广播中中播音员慷慨激昂的言语,令椭圆形办公室内的气氛显得有些诡异,从上午报纸上公布出了德苏媾和的消息以及德苏明斯克和约文本副件照片后,一个又一个新闻被反对党和舆论界翻了出来。
敏感的记者从德苏明斯克和约文本副件照片上看到一丝异样,两国公布这一和约的日期是11月18日,记者们敏感的意识到这个日期特殊的含义,那时美国总统大选将结束,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天?难道这只是巧合?
当白宫苦对应对来自各方的责问与质疑时,一份由总统签署命令被外界暴光,总统在10月19日签字批准向苏联提供3472222盎司价值12。5亿美元的黄金,以满足苏联从他国购买急需军用物资的需求,这又是一个巧合吗?
显然这不是,几乎所有人都这笔黄金与特殊的日期联系到了一起。骤然间,最初质疑与责问变成了愤怒,罗斯福为了赢得大选,竟然不惜用纳税人的金钱与敌国做交易,根据条约上条款,苏联将会在在明年年底之前,向美国和英国宣战!
愤怒,前所未有的怒火倾刻间笼罩了整个美国上下。
而而对愤怒,白宫从最初的震惊化成了现在的失措,没有人能够提供任何策略以摆脱眼前的困境,霍普金斯、亨利。威利斯这两位曾一次次帮助罗斯福渡过难关的顾问,都变得举足无措。而云集于椭圆形办公室中追随罗斯福十余年的白宫顾问们同样沉默着,在他们看来或许只有一种方式可以摆脱眼前的困局
“广场上聚集了十几万名示威的民众其中还有上万名伤残老兵,更多的示威人群几乎是在投票结束后,就乘火车朝华盛顿赶来……”
在格雷斯报告的时候,罗斯福坐在坚毅书桌前,表情疲乏而衰颓、迟钝木然,好像他那副肩膀已经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民众怒火。
民众的怒火可想而知,几乎整个美国上下都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他们相信罗斯福、追随罗斯福,但最终残酷的现实打碎他们的梦想,甚至连同三年前,罗斯福的儿子被授予军衔避免上战场上旧新闻也同样被翻了出来。
我们的儿子被罗斯福推上前线送死,但罗斯福的儿子却在华盛顿喝着美酒玩着女人。曾经还在罗斯福和托马斯。杜威之间犹豫不决的人们,几乎没有任何疑问就将选票投给了托马斯。杜威,而在此之后,更多的人选择到华盛顿示威,让这个伪君子滚出白宫。
“亨利……”
似乎双衰老了数分的罗斯福看着面呈煞白之色的亨利,或许除去自己之外,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最大,他最信任的秘书出卖他,将机密文件给了政敌,而有消息称地方检察官可能会因为对苏提供黄金的问题,对其提起起诉。
亨利当初提出用黄金换取时间,进而赢得大选渡过难关的建议,出发点的确是为了自己,只要自己赢得了选举,那怕就是苏联和德国媾和,对自己也不会有太多的影响,正像亨利说过的那样“爱国!只要人们还爱着这个国家,就不会因政策上的失误在战时引发政坛动荡。”,而自己的同样可以说服人民相信,苏联的媾和自己毫不知情,从而将一切的罪责都推到朱加什维利的狡黠上。
但现在报界获得的那份文件和他们由那份文件联发的想象力改变了所有的事情,面对这一证据自己的任何解释都是途劳的,最初白宫还曾发表一份声明,怀疑那份文件的真实性,但是中午德国的广播就提到外交部发生严重泄密事件,涉案人员已经遭到逮捕,与此同时公开了与苏联媾和的消息。
“总统先生,我已经做好承担一切责任的准备了!”
亨利轻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由自己来承担一切责任。
23年了!自己终于完了全部的任务,从曾经的青春早已不再,23年来,自己赢得了罗斯福的信任,成为他的女婿,而自己最后的任务,却是要毁灭这个人。
“亨利,没有任何人需要承担责任,安娜在家里等着你!”
疲惫不堪的罗斯福看着自己的女婿轻声交待道,即便是他站出来去承担责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没有任何意义。
“总统先生,胡佛去了纽约!”
在亨利退出椭圆形办公室后,霍普金斯说道。
“胡佛!”
罗斯福的脸上露出嘲讽之色,是这个人毁了自己。
“这件事的背后同样有胡佛的影子,他现在去纽约是向胜利者输诚!今天之后,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美国重新回孤立主义!”
想到自己千方百计让美国摆脱孤立主义的影响,在这个世界上展现美国的力量,为美国的未来而战,但是那些人却总是千方百计试图令美国重新回到孤立主义的时代。
感觉越来越疲惫的罗斯福用无神的目光在办公室环着自己的忠实的朋友们。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们,过去的十二年,你们始终一路陪着我!好吧!散会!说真的!我已经累了!”
就在众人起身离开办公室时,罗斯福感觉到一阵目眩突然袭来,原本端座着罗斯福整个人重重的从椅子的了跌落下来。
“总统阁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