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圣人异相考释,刘瑞明文史述林,刘瑞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传说的远古领袖三皇五帝之类,后世人们对他们有多方面的歌颂说法,其中一个分支命题是“圣人异相”。

汉班固《白虎通义.圣人》圣人皆有异表。”

王充《论衡.初禀》:“王者一受命,内以为性,外以为体。体者,面辅骨法,生而禀之。”又,“王者尊贵之率,高大之最也。生有高大之命,其时身有尊贵之奇”。

圣人异相的口耳传闻说法,必然古远,最初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而文献典籍多见的,却是迟久之后的纬书,而且相当集中,异相有了系列性,有异相的圣人也有了系列性。

以所谓“三皇”中的“天皇”言,《洛书.灵准听》:“天皇,颀羸,三舌,骧首,鳞身、碧驴,秃揭。”《河图》:“天皇氏十二头。天皇九翼”。

又如《春秋纬.合诚图》:“伏羲龙身牛首……龙唇龟齿。”《孝经纬.援神契》言神农氏“弘身而牛头”。《河图.握矩纪》“帝喾骈齿”。《春秋纬.元命包》“尧眉八采”。

异相的种种说法荒诞离奇,并非实有,是不待言的。但是,它们完全是无稽的谎言谬说吗?有无某种合理的内核?如有,又各是什么?这进一步的认识,从古至今的学者从未作探究,似乎以为它们太原始、低级、无聊,没有进入学术研究的价值,不屑一顾。

但是,圣人异相毕竟是古史传说,而且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对它熟视无睹,没有研究解说,应是未感知它的奥秘和价值。借用孟子的话,这“不为”后面的是“不能”。不能,又因为有许多困难,并且未看到丝毫端倪。

本文首次试对圣人异相的一些具体说法探究它们的文化内涵。刍议之言,愿得讨论而批评指正。

圣人异相的具体说法太多,有的也是昙花一现,并不经见,无代表性,可以先置而不论。

《论衡.骨相》一开篇就举了十二位圣人异相的典型例子:“传言黄帝龙颜,颛顼戴干,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王文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倭,皋陶马口,孔子反羽。斯十二圣者,皆在帝王之位,或辅主忧世,世所共闻,儒所共说,在经传者较著可信。”

这十二位圣人的异相是古代文史著作中常作称说的,本文专对此作研究。

这十二种异相,从字面所述之意可以相对粗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或许可能有的异相,或一般夸大说法的异相。如皋陶马口、黄帝龙颜、周公背倭之类。马口,指如马口之大。龙颜,指眉骨高。所谓天皇颀羸(痩而高)、骧首(马首)、鳞身之类,与此相同。

另一类,奇异性非常大,如人眼仅一瞳,而舜目重瞳。人耳皆一孔,禹耳却三漏。人只两乳,文王则四乳。可以说这些完全是不可能的。这类异相荒谬性更大,应更有内含的隐秘。所说天皇十二头、九翼、三舌也属于此类。

一、可能的异相

(一)黄帝龙颜

1.1.1龙颜说法是从纬书开始的。《春秋纬.元命包》说“黄帝龙颜”,《洛书.准命听》又说尧龙颜,《孝经纬.援神契》又说舜龙颜。

汉代以前的文献对黄帝、尧、舜,都无这种或类似说法,迟后许久的汉人从何而知呢?只能是仿继而补言。

1.1.2龙颜,指额骨饱满。

汉应劭曰:“颜,额颡也。齐人谓之‘颡’,汝南、汉泗之间曰‘颜’。”《诗经.庸风.君子偕老》:“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毛传:“扬且之颜者,广扬而颜用丰满也。”段注《说文》“颜”字:“毛云颜角,盖指全额而言。中谓之颜,旁谓之角。由两眉间以直上,皆得谓之颜。《医经》额曰颜、曰庭是也。”

刘邦,沛人。汉改泗水为沛郡。沛地把额称为颜。龙颜,是沛人对刘邦的颂语。额部饱满,是头颅体积大,脑容量多,人可能聪明,易有作为而成事业。相面术所谓“天庭饱满”指此,视为贵相,有一定道理。

1.1.3《汉语大词典》:“龙颜:谓眉骨圆起。”这却是后代相面术的诡变。眉骨即眉部即眼上框骨,俗称眉棱骨。此骨凸起,则额骨后倾,不饱满。这样就大脑不发达。马牛羊动物如此,北京猿人如此。远远不是贵相。眉是额的下缘;额如门之楣。把“楣”谐音暗度陈仓,换成“眉”。于是相面术便轻而易举地把不是贵相的眉骨高,也扩大为贵相,迎人所好,骗人钱财。这就是《汉语大词典》以眉骨圆起释“龙颜”所未能明白而隐蔽的曲折。

《史记索隐》引文颖曰:“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这却是虚泛的不确误说,把“颜”讲成整个面部。但龙是以蛇为原型而假拟的,蛇没有鼻。

“龙”非实有动物,它的原型蛇是低级动物,脑极不发达,额极度后倾。“龙额”不是以龙为喻,而是“隆”的谐音隐实示虚,设难成趣。平实说法只是隆颜。

“龙颜”的说法先用于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龙颜”指额高是沛人对刘邦的说法。鼻高、额高,都可以是实情。神异之处在“龙”字。前文已言,古人不可能以无实体的龙的额骨喻人。“龙”实际是“隆”的谐音隐实示虚,设难成趣。就如同后代以“鸡”言“妓(妓女)”,又言书法技艺一样。(《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晋书》:“〔庾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柳宗元《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仓二童》:“闻道近来诸弟子,临池寻己厌家鸡。”家鸡,即家传的(书法)技艺。)不是以龙喻人,以鸡喻妓、技艺。

后代相面术把天庭即额部饱满叫龙颜,或叫“伏犀”,仍传示着淮泗方言的本指,应可证明。《晋书.王湛传》:“身长七尺八寸,龙颡大鼻,少言语。”便以“颡”代“颜”而指额。天庭隆起叫“龙庭”,不是龙的庭院,而是隆起的天庭。也可证龙颜指额高。

可见“黄帝龙颜”实是仿刘邦龙颜的后起说法,不是早时已有的如实传说,最初本指额高。人们把此视为一种贵相,是有事理性的。迷信把此绝对化:额高必聪明,必能作大官而富贵。由此而说黄帝隆颜,也有表达的合理性。但,隆颜的人多得不计其数,于是就谐音趣假成为“龙颜”,而示异。

把“隆”趣假为“龙”的例子多有,可举些例证以助理解。

《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隆准”即高鼻子。梁简文帝《南郊颂》也变说“龙准”。

《现代汉语词典》:“龙门刨:刨床的一种,机床的立柱和横梁结构形状像门。”又“龙门吊:一种大型起重机,横梁和立柱的结构成‘门’字形。”未释“龙”,而龙门指两岸夹水而出的地形。龙门刨、龙门吊名中即“隆”的谐音,指高。又如鸟的胸骨突起叫“龙骨”。

“龙”也可是其它一些字的谐音。宁波等地把自行车的头叫“龙把”,把闪电叫“龙光闪”。都谐音“弄”。车头是可弄(指操纵)即用手把握的。弄光闪即天做光闪。香港话把以甲物偷换乙物叫“偷龙转凤”,即“偷弄转奉”。宁波把用空心砖砌的墙叫“龙骨墙”。谐音“窿箍”,用有窟窿的砖箍成的墙。多数地方把一只眼瞎的人叫单眼龙,实言只一只眼是窟窿通明而可视物,另只眼睹实不通明。托人交钱而被吞没,香港话叫“托水龙”,即把钱(水指钱)托到黑窟窿中去了。“龙卷风”实言旋风中间成漏斗即窟窿状。南京话“朝天龙”指鼻窟窿朝上。大坜合龙实言两端合拢在一起。轮船、飞机、建筑物的主架结构叫“龙骨”,又都由“拢”谐音。都不是以龙比喻。大坜必直,而龙曲折蜿蜒。飞机等主架也与龙形大为不同。

(二)帝喾戴干

1.2.1《春秋纬.合诚图》:“帝喾方颐,庞,珠庭,仳齿,戴干。”《春秋纬.元命包》、《河图.握矩纪》共有“帝喾戴干”说法。

1.2.2古人对“戴干”有各种歧说。

《竹书纪年上》“帝颛顼高阳氏”,南朝梁沈约注:“生颛顼于若水上,首戴干戈。”《辞源》“戴干”条引此释言:“指头部有肉突起如角。”《白虎通义.圣人》作“戴午”。清卢文弨校本指言“午”由“干”而误。《汉语大词典》同条未及沈约注,而另言:“指头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骨相》注:“‘干’字原本作‘午’,形近而误,今改。干,盾牌。戴干:形容前额宽广,像顶着一块盾牌。”陈永正主编《中国方术大辞典》同条:“头部突起肉角如盾牌上的叉形。”引沈约注。又言:“一说‘戴干’即‘鸢肩’。吴检斋《论衡校录》:‘首戴干戈,谓不雅驯,似未足信,疑‘戴干’当作‘戴干’。‘戴’为‘鸢’之异文,‘干’即‘肩’之假字也。”

1.2.3鸢肩即两肩头耸起如鸱,与头合起来如“山”字形,是瘦削难看之相。《国语.晋语八》:“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赂死。’遂不视。”韦昭注:“鸢肩,肩井斗出。”被认为是贪而凶相,不会成为圣人异相,此释误。

沈约把“戴干”加字讲成“戴干戈”,而戈长柄,有刃,人不会头上有此长相。“有肉突起如角,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突起肉角如盾牌上的叉形”诸释应都不确。

上述解释中,《论衡》注释言“前额宽大,像顶着一块盾牌”,此释紧扣原文,平实当确。盾牌,宽大,圆形或方形,中间突起。头面如戴干,仍是说天庭饱满,面形方正,是人们认为男性端正之相,是贵相,但特异性不明显。

(三)周公背倭

倭,弯曲,指驼背,事更属可能。但这是病态,应不是特别要讲的圣人的贵相。应是由周公日夜辛劳而成驼背为言,民间对其他圣人也有类似说法。《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甫以为民先,股无跋(按,不长细毛),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也。”史有周公“一饭三吐哺”之说。《论衡.语增》:“传语曰:圣人忧世深,思事勤,愁扰精神,感动形体,

故称尧若腊,舜若腯。”是说尧舜忧愁忙累,消瘦得身体像干肉一样,而对比桀纣消闲享乐,腹肉“垂腴尺余”。这些说法当与“背倭”对比。

1.3.2《孔丛子.居卫》:“禹、汤、文、武及周公,勤思劳体,或折臂望视,或秃肝背倭亦圣。”袁枚《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论衡》言周公背倭,即今之弯背也。”

背倭,是唯一平易表述的,便不会有歧解。也没有再说成其他圣人的异相。但此说法的实质在于称颂辛劳,被因果颠倒,成为天生的圣人异相,就不符合实际了。

(四)皋陶马口

1.4.1尧的司法大臣皋陶马口的说法不多见。字面意思是嘴如马口而大。一般说来应是夸大说法。但不以牛、虎、獅等的大口作夸大,也应有原因。今时把人口大说成“蛤蚂口”,似乎以青蛙口为喻。其实,青蛙口与蛇口类似,还不如人口大,并非比喻。它应是“皋陶马口”的遗留,已不知原始,便由“马”而成“蚂”。

1.4.2从深层来说,确实非比喻,上古“马”自有“大”义。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马蓼》:“〔时珍曰〕凡物之大者,皆以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高四五尺,有大小二种。”又《草三.马兰》:“〔时珍曰〕其叶似兰而大……俗称物之大者为‘马’也。”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马蓝、马蓼、马薤、马蜩、马蛀是也。今淮南、山东谓大枣为马枣。”

又如《古今注》:“马豆一名马沙,似虎豆而小,实大如指,亦可食也。”章炳麟《新方言》:“今四月大豆通言蚕豆,广东曰马豆,四川谓之胡豆。”今西北多处地方直接叫大豆。

1.4.3皋陶口大事属可能,却也未必,也可能是后人分配即编造给这位圣人的异相。从又一个深层看,马口是虎口的变说。汉代人的神话,他是母亲受虎孕而生。

《春秋纬.元命包》:“尧为天子,季秋下旬,梦白虎遗吾马啄(按,《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七,引此作‘喙’,确,当据改)子。其母曰扶始,升高丘,睹白虎,上有云,感已生皋陶。按扶始问之,如尧言,明于刑法,罪次终始。故立皋陶为大理。”皋陶诞生的神话说他是母亲感白虎成孕而生。这是“圣人无父”,感天瑞而生的类型。虎之子的口自然如虎口而大,基于“马”有“大”义,又变成了马口而大。

1.4.4又有他是哑子的说法。

《淮南子.主术训》:“待目而照见,待言而使令,其于为治难矣。蘧伯玉为相,子贡往观之,曰:‘何以治国?’曰:‘以弗治治之。’简子欲伐卫,使史黯往觌焉。还报曰:‘蘧伯玉为相,未可以加兵。固塞险阻,何足以致之?’故皋陶痦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有贵于言者也。师旷瞽而为太宰,晋无乱政,有贵于见者也。故不言之令,不视之见,此伏羲神农之所以为师也。”

1.4.5这里又说皋陶生而痦,即哑,应是皋陶神话的另一片断。似应由婴儿开始说话太迟反而为好作生发。项托七岁为孔子师,旋即早逝。此类情况,古人感叹系之。《三国志.杨卓传》注引《列女传》:“夫相橐、颜渊,岂复百年?”《抱朴子.内篇.微子》:“愚人复以项托,伯年辈,谓天地之不能辨臧否。”又,《塞难》:“天地不能使项、杨无春雕之悲。”又,《外篇.自叙》:“故项子有含穗之叹,杨乌有夙折之哀。”《弘明集.正诬论》:“颜、项夙夭,夷、叔馁死。”《颜氏家训.归心》:“项橐、颜回之短折,伯夷、原宪之冻馁。”受此影响,旧时民间有认为早语早颖便消耗心血而早夭,迟语儿童反而会聪明而长命的说法。这与“大智若愚”、“大器晚成”的哲理近似。

1.4.6皋陶生而语喑本是寓指长大后聪慧,又被《淮南子》用为宣扬“无为而治”,所谓“无言而贵于有言者也”。这是又一层古文化内含。一个不能说话的人,怎样却成为判狱神明而正直的司法大臣呢?把它作神话式处理,于是产生了借助神兽判案的说法。

《论衡.是应》:“儒者说云:鮭觥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神兽,助狱为验。”此兽名的“觥”字从虎,显然由白虎致孕神话而来。字又从“角”,当由“觉”字谐音趣变。如此,皋陶天生有白虎神觉神知之性,故判狱神明,与皋陶语喑寓含的大智若愚,这两层借助神兽便神话式的统一了。

但由白虎为什么却异变为一角羊呢?。此神兽之名有多种写法:解豸、獬豸、解薦。其实都是把“解知”的意思要变为兽的拟名。蔡邕《独断下》:“獬豸,兽名,盖一角。”《说文》:“薦:解薦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推蜚廉,弄解豸”句,集解引《汉书音义》:“解豸似鹿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因“觉”与“角”谐音,所以泛说为似牛、鹿,并无特殊含义。因而也可以说为似羊,却可以隐含“详”的谐音趣变,指详知曲直。这与“羊”经常谐音“祥”一样。

汉杨孚《异物志》:“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这是从皋陶异相故事独立出来的,失去特定时代性和主人,地点也变到泛说的东北荒。

又有演化。《捜神记》卷二:“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又养鳄鱼十头,若犯罪者,投与鳄鱼,不噬,乃赦之。故有鳄鱼池。”此传说在《吴时外国传》、《异苑》、《南齐书》及《梁书》的《扶南传》、《南史.夷貊传》都有记载。学者无释。今可言,所言“虎”即皋陶出生神话与母交的神虎,与“獬豸”等名比较,倒是承源而反朴归真了。所言鳄鱼,实又由“语恶”谐音倒序趣说。判狱即道出作恶者是谁。

由动物判狱又模拟衍化出神草知佞。

晋张华《博物志.异草木》:“尧时有屈佚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玉函山房轶佚书》卷二七《田俅子》:“黄帝时有草生于庭阶。有佞人入朝,则草指之,名曰屈轶。是以佞人不敢进也。”由“屈而指之”意,拟名“屈佚”,但“佚”谐音“诣”,草屈折到佞人所在的方位。

民间神秘文化记录已迟,便有变异。遵主旨,变称说。诸如此类,向无人研究指证,如有个正确的切口,便能顺藤摸根,综理条贯,见其规律。

1.4.7《白虎通.圣人》有“皋陶鸟喙”的异说。此异说无文献意义,“鸟”当是“马”字之误。鸟喙是凶恶之相。其它圣人或有“鸟喙”的异相,都是如此错误。

(五)武王望阳

1.5.1《礼纬.含文嘉》:“武王望羊,是谓摄汤,盱目陈兵,天下富昌。”《白虎通.圣人》句同,仅“是谓摄扬”字有异。而《春秋纬.元命包》:“文王龙颜,柔肩望阳。”

1.5.2可见词有“望羊”、“望阳”的异写,另又作“望洋”、“望佯”。从字面不易知词义。但此词又用于形容其它人,应从对比中理解词义。

《庄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司马彪等旧注释为仰视貌,马叙伦释为远视貌。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言:“然‘望洋’作常义解即可’。‘洋’即海洋,上文云北海可证(李勉说)。”此当确。从事理言,海面辽阔广大,可指远视,而必不会是仰视。《释名.释姿容》望佯:佯,阳也。言阳气在上,举头高,似若望之然也。”自然是望文生义之误。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其中当言,孔子从《文王操》曲中体会到文王眼光远大。好像管理着四个国家,劳累得黑痩而显得高。《孔子家语》引此,王肃注:“望羊,远视也。”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兴王》:“周武王发,望羊高视,骈齿。”此“高视”指高瞻远瞩。

所以,“武王望阳”,实指抽象的眼光远大。这并非异相。北京大学《论衡注释》:“望阳:形容眼睛的位置高,不用抬头就可以看到天。”就是想当然的大误了。《汉语大词典》“望羊:仰视貌;远视貌。”大致近是。可见“望阳”并非言异相,而是指才能。

(六)孔子反羽

“羽”是“宇”字别写。反宇,即屋顶倒翻过来的样子,四檐高,中部低凹。《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丘云。”《索隐》:“圩音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

1.6.2从平实的情理推论,当是叙孔子生下后囟门口久久不合。现代医学的研究,这是婴儿胎期缺钙的结果。婴儿营养不良,先天性原因之一是父母体弱。《孔子家语》详言:“梁纥娶鲁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征在,从父命为婚。”但《孔子世家》言:“纥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野合,粗俗的说法指在野外交合。《索隐》另言:“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这是平实的合理解释。妻子连生九女,妾生了宝贝儿子,又是跛子。不得已又纳少女为妾以求生个健康儿子。《家语》说“颜氏有三女,小女征在”,《正义》据此推算,孔子“婚过六十四矣”。六十多岁种子,因而缺钙而反宇。

反宇是发育不正常,不健康的异相,古人不能从医学上解释,孔子又成了伟人,于是本来是负面的反宇,也成为称誉性的异相。这是有条件的是非颠倒。我国俗谚“情人眼里出西施“心相怜,马首圆”,西方古谚“所爱之妇,矢不臭秽”,大致也说的是这种人情世故。

二、绝对不可能的异相

(一)舜目重瞳

2.1.1此说首见《尸子》卷下:“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法成,出言成章。”《淮南子.修务训》引此,高诱注:“重明,言能知人,举十六相。”重瞳的好处是有知人之明,曾推举出十六位贤相。据刘向《别录》,商鞅为秦孝公推行法制时,尸子是有多助的门客。商鞅卒于公元前338年,是尸子年代的参数。也就是此种奇异说法产生时代下限的参数。

《荀子.非相》继言:“尧舜参牟子。”王先谦《集解》:“牟与眸同。参眸子,谓有二瞳子相参也。当时传闻,今书传亦难尽详究所出也。”

纬书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更有奇特性的说法。《春秋纬.元命包》:“舜重瞳子,是谓滋凉,上应摄提,以象三元。”《孝经纬.援神契》:“舜龙颜重瞳,大口,手握褒。”

2.1.2试认真考虑一下,一只眼中若有两个瞳仁,是怎样布局的呢?是上下或左右各一,还是前后各一的重迭?原文献都避而不言。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言:“两个重叠的瞳人。”但这不经眼解剖,谁也不知会是如此。只能是相信古代文献而想当然。不知年代和作者的一本《杂记》说:“舜目重瞳上下生,项羽重瞳左右生。”可对此作推论。

说一眼双瞳,以为如多开一扇窗,增加了采光面积,看到的多而清楚。其实未必如此,因为眼框大小是固定的。两瞳人会有两种情况。

如是上下两个瞳仁,则两个瞳仁的总面积反比一个瞳仁的面积小一半。假设眼睛的上下高度为10mm,这也是一个瞳仁时的最大直径。此瞳仁的面积即采光面积为nx102=100>n。若是上下两个瞳仁,直径最大只能各是5mm。两个瞳仁面积总和是2xnx52=50>n。即比一个瞳仁时减少一半。如是左右两个瞳仁,每个瞳仁直径都必小于10mm,两个瞳仁的总面积比一个瞳仁时可以增加不足一倍,但效果与上下两瞳仁一致,反而看不清楚了。

窗子的作用仅是进入光线,使屋内明亮,却不能把外面景物在屋内照像。眼睛不是为采光,而是要成像,与眼睛或瞳仁的大小无关,只与眼球晶体的形状相关,远视、近视、散光的眼病原因都在晶体凸度不正常。无论是上下或左右两个瞳仁,如同散光眼一样,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视物不清,一个东西会看成是相连的好几个东西。双瞳,是无知而天真的误说。

2.1.3既不可能双瞳,必是曲折神异说法。有两个附会原因。

《尸子》:“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法成,出言成章。”应不言看细小物体的具体视力好,而必指考虑问题的抽象性的有眼光,与瞳或眼并无关系。“重明”词义即如此。《易经.离卦》:“重明以丽乎正,及化成天下,……。明两作,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这正是《尸子》“重明”的所自。

《尚书.舜典》:“舜则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往,历试诸难。”又,“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孔传:“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孔疏:“明四方之目,使为己远视四方;达四方之聪,使为己远听闻四方也。”

“四目”、“四聪”不是有四只眼,四只耳。是明察四方之目,明听四方之耳。则“重瞳”非言两瞳子,而言“重明”之意。也就是把“重明”、“明四目”之意,趣化为“两瞳子”的故作歧误奇说。具体来说,是把“明四目”原来的“明四.目”结构(即用“明看四方”来修饰“目”),有意趣变为“明.四目”的结构(即用“明亮”来修饰“四目”)。

重瞳奇说的产生也利用了文字写法作为附会的机缘。“舜”本是草名。《说文.舜部》:“舜,舜草也。楚谓之菖,秦谓之萱。蔓地生而连华,象形。”即木槿华。《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传:“舜,木槿也。”所以舜的名字叫重华。

“瞬”是眨眼、转眼义。其中的“舜”是声旁,与舜帝本无关系,有意趣说成舜,以为舜的“目”有特点,即眼光灵活。而“目”字中正好有两横。《说文》:“§:人眼也。象形。重,童子也。”段注:“嫌人不解‘二’(明按,即篆体中间的两横),故释之曰:重其童子也。《释名》曰:‘瞳,重也。肤幕相裹重也。’……按,人目有白而卢,童而子,层层包裹,故重画以象之。非如《项羽本纪》所云重瞳子也。”

恐怕人们对“目”字中两横不理解,许慎特作解说。说“重”的两横,就是象征瞳仁。瞳仁在眼球之中,眼球又在上下眼皮之中,是双重包围,所以用两横表示。可对比,如果把瞳孔用小圆圈或圆点表示,“目”就与“日”没有区别了。这是古人造字的苦心。

不巧不成书。传说舜的父亲是瞎子,史书上叫“瞽叟”。舜母早死,父娶后妻叫握登。父亲听从后妻之言,对舜多次迫害,想要致死。孔安国说:“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叟。叟,无目之称也。”即舜父本不瞎,被比喻为瞎。

父亲愚无主见,舜远见卓识,成为大大差比,于是好事者从“目”、“瞬”、“瞽”三个字的形和义生发,趣说舜是重瞳子。

“重瞳”还可以有一个附会机缘:三目民。

《周易.睽卦.六三》:“其人天且劓。”虞翻注:“黥额为天,割鼻为劓。”前者实际指额上刻痕涂墨,是远古一种纹额民俗,史称“开题”即“雕题”。《山海经.海内南经》:“匈奴、开题之国……并在西北。”《礼记.王制》郑玄注:“雕题,刻其肌,以丹青涅之。”

额上纹痕略如一眼,便趣说成有三目。《楚辞.招魂》叙地下鬼吏:“土伯……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参目”即是通假“三目”,把奇异的民俗移用于地府恶吏形象。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股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郭璞注:“阴在上,阳在下。”所注是,但不透彻明白。额上纹饰实不是目,不通明,无视力,故为阴。正常的二目通明,故为阳。

那只阴目是纵刻的,故叫“纵目”。《楚辞.大招》叙土伯“豕首纵目”。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以石棺石椁为纵目人冢也。”这透露出远古蜀人有开题习俗。

三目人聪慧,发明机械。聪明的联想者由此变说舜双瞳。舜双瞳是多种渠道重迭形成的。

2.1.4无独有偶,纬书这种手法又在仓颉身上重演一次。《春秋纬.元命包》:“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只是把重瞳变说为四目,更有奇异性。

《论衡.骨相》:“仓颉四目,为黄帝史。”并且针对人们对有四目的普遍不相信,还作振振有词的辩解:“以尺书所载,世所共见。准况古今,不闻者必众非一,皆有其实。禀气于天,立形于地,察在地之形,以知在天之命,莫不得其实也。”人们亲眼所见到的事物只是少数,未曾见到而实有的却是众多。这虽然是对的,这里暗中用它的逆推却是一种诡辩,《抱朴子》往往用这种方法反证神仙的存在并非虚言。所说的奇异的事物,人们未见,可能实有,但不能反过来说:凡是别人说的奇怪的事物都是真的。也有是谎言的,而且还不少。

《春秋纬.演孔图》:“苍颉四目,是谓并明;又舜重瞳,是谓重明。”可见,仿《尸子》早有的舜两瞳的趣说,迟后才有苍颉四目的旧技重演。

《史记》在《五帝本纪》不言舜两瞳子。《项羽本纪》正文也不言两瞳子,而在传尾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显然是对重瞳不相信,借传闻之言对比而讽剌项羽不识时务。

舜明治天下,仓颉造字,可附会为重瞳。一介武夫的项羽“学书不成”,从何也被如此誉说呢?应当是从“重听”指听觉迟顿来作反说。“重听”中是轻重的“重”,“重明”中是重复的“重”,音义不同,但字形相同。项羽往往不采纳高明之见,眼光短浅,人们仿“重听”词而歧解“重明”词。于是以反话说项羽“重明”作讽剌,说他视觉迟顿,无高见而平庸。后人不明曲折,把此贬义又以为与重明的舜相同,于是误说项羽也“重瞳”。

《论衡.讲瑞》“王莽亦重瞳”,大约与言项羽的讽剌性一样。此说流传不广。

《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聪明过人。”《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煜字重光……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后者显然是从“重光”作附会的机缘。

沈约、李煜也是名人,编造神话谎言,也注意了分寸,只说仅一只眼是双瞳。有的凡人却也贪天之功,说双目都双瞳。

《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道场如讷禅师》:“师目有重瞳,手过垂膝。”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夫人黄氏先大夫之长女。生重瞳子,眉目如画。”从实质上说,两例中此词已经成为“聪明”义的典故词,不理会它的字面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星空武祖

山上一棵树

阴间那些事儿

奔放的程序员

丑颜倾城:废材二小姐

红音

冷王溺宠妻:倾世御兽狂妃

白素素

混世狂兵

零零猫

剑道之皇

一叶障目